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百度
2
今日热点
3
微信公众平台
4
贴吧
5
opgg
6
dnf私服
7
百度贴吧
8
知乎
9
dnf公益服
10
百度傻逼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”FAN某”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(全文)
”FAN某”的离婚财产分割判决书(全文)
刑讯逼供、管辖异议,唐山杨立国涉黑案争议
大瓜!找工作太难了:私募大佬白嫖95后小姐姐事件刷屏!
深度 |台积电断供大陆芯片,任正非罕见感谢特朗普,美霸权摇摇欲坠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评判力:用“景观五品”搭建学习框架
Original
炎炎 yanyan
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2024-08-30
★ ★ ★
这是
YanYan公众号
的第
052
篇文章
你好,我是YanYan,感谢你的关注。
在上一篇《行业导览》中,我带你重新理解了什么是
“创造力”
,在我看来,它或许是一项被设计师广泛误解了的能力。
即便“创造力”不够强,其实也并不妨碍我们成为优秀的设计师,因为我们常常将“创造力”误认为是“想象力”,是天马行空、是引人注目,而这并非设计所必须。
设计说到底,是为了解决问题,而创造力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到更加巧妙的方式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。这样看来,创造无非是看到新的可能性,再将它们组合起来,我们喝过的每一杯咖啡、看过的每一场电影、经历的每一次旅行,都能成为我们创造力的来源,阅历越多、感悟越多,脑海中的可能性也就越多,因此“创造力”并没有那么神秘,是可以被习得和积累的能力。
但这里面有个小问题,创造力的目的是为了去寻找新方案,这本质上是对设计师的进阶要求。
可如果是对初学者,或者经验还不够丰富的设计师来说,别说新方案,我连已有的成熟方案还没学明白呢,我当下最关键的任务不是去创新,而是打牢基础。那么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学习设计呢?
其实方法非常简单,我们每个人都在用,
对于任何创作来说,第一步都是模仿,学习他人
。
甚至“模仿”会始终伴随我们的职业生涯,即便是大师也不例外。相信你一定见过景观设计大师彼得·沃克在哈佛大学校园里设计的“唐纳喷泉”,其实灵感正是来源于极简主义艺术家卡尔·安德烈的作品“石之广场”,我曾经在《启发日刻》专栏中介绍过这件作品,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方蓝色字回看。
《
启发日刻09:“石之广场”,时间的朋友
》
左:唐纳喷泉;右:石之广场
不仅是设计师,写作者也一样,通常都要经历模仿他人风格和技巧的过程,比如我就经常模仿商业咨询顾问刘润和科普作家万维钢的写作风格,确实会让文章的流畅度和逻辑性有较大的提升。
只要不是抄袭,我们就可以堂堂正正、正大光明地模仿,这不过是正常的学习过程,没什么不好意思的。
不过啊,不同人“模仿”,结果是有差别的,你也许认真临摹了大大小小100个案例,但设计能力并没有显著提升。就像每年考研的快题设计,并不是练得多就能拿高分。
这其中的关键是在于,方法比努力重要,不是所有的案例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。
事实上,设计方案是可以被分为不同品级的,也就是标题中所说的“景观五品”,每个品级都有各自学习的侧重点,高效模仿的前提是要先清晰的做出评判。
也许你会质疑,你凭什么能给设计方案定品级?
我必须要解释一下哈,这个说法不是我提的,而是借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建筑设计大师
关肇邺先生的“建筑五品论”
,他把建筑分为5档:最低档叫“产品”,稍高一档叫“作品”,第三档叫“精品”,第四档叫“神品”,第五档叫“逸品”。建筑和景观,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,因此我就将这一理念借鉴了过来。
而且定品级的目的,并不是为了分出高低优劣,
我更愿意把它当做是自我能力提升的“五个台阶”。
对于绝大多数设计师来说,这一生能做到“精品”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,做到“神品”是需要一定机缘的,而“逸品”大概是我们设计师毕生的追求。
掌握了这“五品”的判断方法,我们就能够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立体的学习框架。
下面我们一一来看。
01
产品:一切设计的基础
何谓产品?
产品是能够被生产出来,以满足特定人群需求、帮助解决问题的工具。举例来说,我想打开啤酒瓶,你给我提供一个解决方案——瓶起子,瓶起子就是产品。
对应到景观设计中,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小区花园、街旁绿地、市民公园,很多都属于产品,满足我们最基本的游憩需要。
尽管我们把“产品”定为最低一档,但并不意味着它是“低级”的
,
恰恰相反,这是在表明做好产品是一切一切的基础,而这未必是件容易的事
。
下图是我在上课时,老师展示的一组国外廊架,如果没记错好像是北欧某个国家,并不是什么知名案例,只是街边普普通通的一处休息空间,他去旅游时自己拍的,所以也找不到原图。
你会清楚地看到,这件产品的完成度很高,充分考虑到了残疾人的需求。图1是进入廊架的入口处,有一条非常平缓的残疾人坡道,保证轮椅能够轻松地上到平台,目测坡度应该远小于我国1:12的标准;图2是廊架下的三处休息区,其中一处明显是预留给轮椅停靠使用的。
尽管北欧国家总是明里暗里就人权问题抹黑中国,但有一说一,他们的这些基础服务设施建设,确实值得学习,你很难在国内随处可见同等水准的廊架。
从定义来看,产品的要求其实并不高,只要能满足需求、解决问题,比如要有省力的残疾人坡道、舒适的坐凳、老年人散步的扶手、儿童活动场的安全维护。如果这些基础要求都达不到,设计师再有创意,又有什么意义呢?按照这样的标准,可能平时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景观,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。
我们前面提到,定品级不是要分出高低优劣,而是为了找准学习的侧重点。
在“产品”这一级,创意大概率是学不到的,甚至你从平面上看,它们的空间形式也并不“美观”,那我们该学习什么呢?
我认为,核心是“对象感”
。
就是设计师要清楚地知道这件“产品”它服务的对象是谁,是老人、儿童、还是残疾人,那这些人有什么需求和痛点,此刻你做的设计能方便他们使用吗?先想清楚对象是谁,再来谈形式、创意的问题,设计师们往往做着做着就把对象忘了。
这就好比很多明明口才特好、能说会道的人,为什么就搞不上对象呢?这是因为他光想表达自己了,没有注意对方的感受,不知道倾听也是一种交流。这就是丧失了对象感,最终凭实力单身。
02
作品:注入你的想法
“产品”虽然能够满足功能需求,但它们缺少特点,缺少设计师自己的表达。
不同设计师对场地有不一样的理解,纵观一群人的作品,每个人的都是不一样的。这些区别背后,体现的是设计师对人的生活方式、人和场地之间关系、人和人关系的不同观察,以及设计师想要传递的想法。
一旦注入了设计师自己的观点或思考,“产品”便转化为了“作品”。
“作品”这一级的案例实在太多了,我随便举一个。前段时间,我刚好看到一个项目,
由派澜事务所设计的长春万科拾光公园
。
项目位于长春市中心城区,临近火车站,场地周边多为居住小区,然而半径1.5KM内却无其他绿地资源,于是设计师希望场地能回归自然,在城市献上一份“拾光”的礼物。
场地原为热电厂,拆除后留下一个大基坑,深度约为4M,为了充分利用现状,减少土方量(省钱),设计师提出打造
“以叶为语,以果为芯,以声为境”
的自然空间。
方案的形式感还是有点意思的,以“褶皱的树叶”为骨架,营造起伏波动的大地艺术景观,在其间穿插曲径、栈桥、活动场地,灵活化解了城市道路与场地间4M的高差,同时创造出一种在崇山丘陵中漫游的行进体验。
从这个设计中,能够明显感受到设计师对乔治·哈格里夫斯“南岬公园”的致敬。
(好像卖家秀更好一些)
南岬公园
模仿并不丢人,恰当就行,只是我有两个小小的担心,一是国内在做类似草坡景观的时候,常常没办法将土壤均匀地夯实,几场雨过后,草坪就会变得坑坑洼洼、斑斑秃秃;二是场地位于寒冷的长春,目前的效果要想长期保持,恐怕免不了悉心维护。
从“产品”到“作品”,设计已然前进了一步,拾光公园不仅能够满足居民们基本的休闲游乐需求,而且还借助地形营造,提供了独特的漫游体验。
在“作品”这个层面,我们学习的侧重点就是形式表达
,将他人的优秀作品,转化、沉淀为自己的设计语言,这部分内容你肯定不陌生,都是这么学过来的,我也就不必展开了。
那么接下来,“作品”如何再进一步,成为“精品”呢?
从我的两点担心中,你应该能感受到,设计不是挥洒完创意就完事儿了,更重要的是,还得长期留存于世,经受住时间的考验。
03
精品:经受时间的考验
时间对设计的考验,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,是从“作品”迈向“精品”的三道关卡。
首先,是我们刚刚谈到的“质量考验”。
原则上讲,宁愿选择成熟、保守的工艺,也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,采用工艺水平达不到的做法。如今网络上,各种各样新奇有趣的设计意向随处可见,但是只看图片是不行的,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如果盲目学习新的做法,而现实的施工工艺又达不到要求,质量就会很成问题。国外知名设计师折戟国内的案例,这些年并不少见。
当然了,这只是“原则上”,如何平衡好甲方的短期诉求,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。
第二道关,是“功能考验”。
即便质量还算不错,但如果场地随着推移,功能不再符合新的需求,还是不得不拆掉重建。在上一篇《创造力》中,玛莎·施瓦茨的“亚维茨广场”,就是一个不能满足场地功能需求的反例。
满足功能,关键不在于多,而在于适应性。
纽约中央公园历经上百年时间,尽管当初的很多使用方式已经变化了,但场地依旧能够容纳新的功能、承载城市新的生活方式。这是得益于公园设计并非简单追求表面的审美、潮流、风格,而是立足于人的底层需要和感受,比如不同视点高度带来的尺度感受和空间感受,不同远近带来的细节变化的感受,以及人类对阳光、微风、绿荫、溪流、土壤等自然要素的感受。随后在这些感受的基础上,再去叠加相应的功能。
下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第奇庄园和纽约中央公园,在景观视角上的对比,你会惊讶地发现,它们竟然如此相像。庄园和公园,所需要的功能肯定是不一样的,但人类的基本感受却没有太大变化,这正是中央公园始终充满魅力的原因。
最后一关,是“价值考验”。
一个“精品”的设计项目,势必会在这个真实的物质世界里存在很长一段时间,那么它要为社会、为这个时代,贡献怎样的价值呢?是生态的价值,还是文化的价值,还是某种理念的价值?我们设计师要考虑清楚。好的景观可以成为城市的名片,比如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、杭州的西湖、武汉的东湖、成都的人民公园等。
而我们当下追捧的网红设计,其价值是空洞的,只是打卡、拍照,为流量服务,实在经不住时间的考验,第一眼惊艳过后,人们审美疲劳了,便只得以另一种夸张的设计代替。这样的设计即便再精致,也只能算优秀的“作品”,而非“精品”。
以上就是“精品”设计要经受的三重考验——质量、功能和价值。
我们在学习时也要从这三方面入手,看看设计师是如何做好平衡,把控质量的;是如何洞悉感受,谋划功能空间的;又是如何坚守态度,塑造真正价值的。
做到以上这些,在如今的设计大环境下,是极其不容易的,既需要一定的话语权,也需要足够的定力。对于我们绝大多数设计师来说,这一生能做到“精品”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。
虽说现实的职业道路要一点点攀登,但我们的学习之旅不能就此止步,“精品”再上一个台阶,是“神品”,
它需要点运气
。
04
神品:机缘成就设计
“神品”一定要有神来之笔,这通常是场地条件赋予的机遇,仅凭设计师的主观意愿是很难达到的。
我们此前提到过北林王向荣院长为2018年南宁园博会设计的采石场花园。实际上,最开始设计团队并不知道有采石场的存在。考察完现场回来后,团队很快完成了第一版概念规划,在满足园林博览会的各种展览功能的前提之下,保护好当地的风景。
但是啊,这版规划实在太单调了,中规中矩,缺少与众不同的地方。
于是又重新翻看地形图,发现整个园区外的东南部有一片地形非常破碎,显然不是自然地貌。王院特意要求甲方带领,到用地的东南区域重新调研,果然这里是一大片采石场,有些已经废弃,有两个还在开采之中。由于该采石场的石料是用作道路基石的,所以大多采用爆破的方式,非常粗暴。
破碎的采石坑和周围如画的丘陵地貌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对比,因此
王院希望能够借此机会,创作一个生态修复与景观艺术互相结合的作品
。
例如对1号采石场的改造,总面积约1ha,由于停采了一段时间后地下水渗出,形成了一个被岩石包围的池塘,只有一个曾经运送石料的通道,从山石间打开了一个隐秘的豁口通向内部。视野所及,能看见里面有一大片水面和高大漂亮的岩壁,这不禁让人联想到《桃花源记》中描写的空间,
“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……”
王院团队决定将这处采石场花园的入口设在这里,并依据场地环境,设计了一个不规则的建筑,名为“水竹居”。
建筑从狭窄的豁口穿过,在屋顶与两侧紧贴的岩壁的共同作用下,产生了隧道般的穿越感。狭长的建筑延伸到豁口尽端的池塘边缘,随着场地空间变化,一瞬间又豁然开朗,可以环视整个水面和环绕的石壁。
此外,在一侧岩壁的凹处还设计了一处瀑布,潺潺的落水声在石壁环抱的水潭中回响,更增添了宁静悠远的气氛。中国古代绘画中有不少以观瀑为主题的画作,比如仇英的《临溪水阁图》,
采石场花园借水竹居、池水、石壁、瀑布,共同再现了一幅当代的山水园林画卷
。
明代画家仇英《临溪水阁图》
采石场花园水竹居与落霞池
我认为采石场花园是能够达到“神品”境界的,因为如果没有采石场,没有这处隐秘狭窄的豁口,设计师就算敲破脑袋也决想不出要在这里复现《临溪水阁图》的场景,这是常规设计思路不可能做出来的。恰恰是非常偶然的机缘,才产生了这样一个“神来之笔”的设计灵感。
很多设计师会觉得,场地限制条件太多,创意想法都无处施展了,这还怎么做设计?
我的看法正好相反,限制越多,设计反而越好做
,场地信息会提供给我们大量的灵感,帮助我们成就“神品”。如果脱离场地,单凭设计师个人的发挥,最多也只能做出优秀的“精品”。
肯定不是所有场地信息都具备高价值,但不是有这么个段子吗?“出来混,什么最重要?先出来。”先培养拥抱场地的意识,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前提。
一片空白,发掘不出任何信息的场地是极少的,至于如何发掘,我在
《观察力》
那篇文章中,和你分享了一些方法,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蓝色字回看。
其实方法本身并不难,都是普普通通的基本功,难的是长期一以贯之地积累和刻意练习。
如果你遇到一个“神品”的设计,我不得不提醒你注意,千万别将“神品”当做“精品”,甚至“作品”来学习,这样真的就浪费了一个优秀的案例。
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是,设计师是如何准确捕捉场地潜力的,在众多信息中,凭什么弱水三千,只取了那一瓢饮;同时这一瓢又是运用何种设计手法进行转化的。
重要的不是最终结果,而是设计师的思考过程。
那么,到了“神品”这一级,是不是已经抵达极限了呢?
并没有,还有更高一级台阶等着我们。
05
逸品:最高境界是无我
类似王院长采石场花园的设计,绝对能称得上是
“教科书级别的经典范例”
。可它有没有什么问题呢?
问题恰恰在于
“教科书”
这三个字。
什么是“教科书”?就是每个动作都特别清楚,要让人家能看懂,看不懂的话,设计师还要在旁边附加一个解释说明,告诉大家我模仿的可是仇英的山水画哦。
“神品”最大的问题叫“全神贯注”
,因为设计师好不容易抓住了难得的场地机遇,一定不能浪费,所以你不妨再去回看1号采石花园的设计,整个空间中所有元素的组合,是不是恰到好处,没有一丝一毫的多余?
整个设计游线特别清楚,该从哪里进,拐几个弯,视线是开是合,亭子的朝向怎么引导,要望见漂亮的岩壁,还要听到空谷瀑布的回响,还要看到池水中梅花的倒影,一切动作清清楚楚。
可这些手法依旧是景观设计的套路,只不过被使用的恰到好处,被使用到了极致。
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是一个略显僵硬、不够生动的封闭设计。
而什么是“逸品”呢?所谓“逸”,就是逃逸,是不要刻意控制,是要超越套路,忘掉自己是名设计师。用我们熟悉的话说,叫“无我”。
我想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案例,咱们稍微轻松一下。
北林的蔡凌豪老师曾经给山东大学校园设计过一个水景,校方的要求是展现孔子文化,但是“蔡大师”又不想立个孔子像,忒俗气了,于是他就设计了一个高耸的中央喷泉,然后周围环绕着72个小喷泉,象征孔林七十二贤。整个设计非常的庄重。
但是没想到,毕业季的时候,这组喷泉就被小姐姐们玩儿坏了。
(只讨论景观就好,不必上纲上线,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喷泉代表孔子)
但有意思的是,他自己觉得这种景观的打开方式特别好,因为它超出了设计师的控制,消解了那些永恒的、严肃的教化,
变成了每个人当下的喜怒哀乐
。尽管很搞怪,但无疑让这处景观变得有温度多了。
当然了,这个案例肯定不是“逸品”,我只是想用它来解释“逸”这个词所传递的感觉,也就是
设计师不要过于自恋,要放弃一部分控制,解构掉一些套路,让使用者参与进来,释放出场地更多的可能性
。
能称为是“逸品”的设计,我知道的也不多,或许开篇提到的彼得·沃克在哈佛大学设计的“唐纳喷泉”,算是其中之一。
“喷泉”是由159块花岗岩石块,在平面上组合成完整的圆形,中心部分是一组喷泉。
雾与石是一对造景的好朋友,在一日之内、一年之内,二者组合而成的景观都能演绎着性格迥异的变化。
比如,在晴朗的阳光下,水雾中的彩虹会追随着路人的脚步,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好奇;夜幕下的黄昏,雾气又会侵染余晖的色泽,仿佛凝聚成了实体,卧于石群之上。
夏日里,喷泉以凉爽的水雾状态涌出;冬季时,则以温暖的云状蒸腾而起,成为沉眠的大地上唯一一抹生机。
我们去看许多极简主义作品,往往都有着艺术家极强的个人色彩,是“孤芳自赏”的个人表达。
可在这件设计中,彼得·沃克有意放弃了控制和表达。
它力求以一种低调的姿态介入场地,只为展示场地与环境、场地与时间、场地与人之间的关系。
灵活且如实地呈现此时、此刻、此景的万千变化,成为设计的真正目的。
而“雾气”正是非常巧妙的表达媒介。行人一旦从此经过,雾气立刻会受到风力的干扰,完整的圆状形态将瞬时改变;当你进入场地之中,雾气随风飘移,顺势便将你包裹进暧昧的白色世界。
在这里,人与景观的关系,不再是割裂的看和被看、或参与和引导,而是共处于一片时空下,同频共振。
我猜你一定很想知道如何达到“逸品”的境界,恐怕要让你失望了,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,我还没有那样的认识水平。
不过我想,我们也不必好高骛远,本本分分,踏踏实实做到“精品”,就已经很厉害了。
最后想说:
以上就是我对“景观五品”的拆解,如何评判一件设计的心法,悉数在此,我希望它能帮助你建立起立体的学习框架:
面对
“产品”
,我们要学习设计的对象感,想清楚自己的设计要服务于谁。
遇见
“作品”
,我们要学习精彩的创意想法和形式表达,收纳进自己的素材库。
邂逅
“精品”
,我们要学习设计师如何坚守初心,经受三重时间的考验。
偶遇
“神品”
,我们要学习如何捕捉场地机遇,探究设计师潜藏的思考过程。
最后,相逢
“逸品”
,请把它存下来,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
其实“景观五品”,并不仅仅是对设计案例的评价,它更是设计师自我修炼的“五级台阶”。
愿你拾级而上,进一寸,有一寸的欢喜。
好啦,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,我是YanYan,我们下次再见喽。
“ 管见论之,见仁见智,各取所需 ”
---
低产狡辩声明:由于目前学识有限,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,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、论文,力求让自己的“现学现卖”显得稍微“专业”一些,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。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轻触阅读原文
炎炎and皮蛋趣看展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